剧情简介

剧中,杨冬手里拿着从良湘加速器上得到的粒子物理实验结果,这是北京谱仪II的真实运行状态报告。此外,杨冬在良湘加速器的实验室值班,画面上还有粒子对撞机上的粒子对撞实时的真实重建模拟图。在真实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,正负电子对撞之后产生新粒子,这些粒子在飞行过程中被北京谱仪探测器捕获,经过计算机实时处理,可以在值班室的电脑屏幕上重建出粒子在探测器中的飞行路径。剧中的这些图表,均来自北京谱仪的值班室。要知道,“良湘加速器”是现实中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,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于1989年建成,2008年进行了升级改造。目前,中国科幻影视改编已在科影融合上有了不少探索。一是内容赋能,各领域科学家受邀担任科学顾问,参与到创作中来,审慎提出专业意见,使作品的科学设定更扎实、故事更真实。细心的观众可能已经发现,在电影《独行月球》《流浪地球2》片尾创作名单里,出现了科学顾问和科学支持机构。小到发射倒计时口令、火箭尾部喷口方向,大到月球土壤颜色、星际空间场景的准确性,以及故事人物的职业特点、科研经历、说话方式、行为逻辑等,科学顾问都发挥了很大作用。他们为科幻改编架起了坚实可靠的“骨骼”,帮助作品构建起“虚拟的真实世界”。比如《独行月球》主人公“飞行器动力工程师”的身份设定,就采纳了火箭工程师团队提出的意见,这个真实存在的岗位在促进喜剧效果的同时,保证了主人公修火箭剧情的合理性。二是技术赋能,推动转化科研领域最新成果,帮助影视行业应用新技术进行创作,助力我国影视工业体系建设。与内容赋能相比,这方面的工作观众虽然看不见,但就像海面下的冰山,保障了科幻影视的技术升级。比如推动高校科研团队与影视创作团队合作,让稳定的国产新技术应用在《流浪地球2》创作中,提高了制作效率。

【|麻豆出品MD004在线的相关新闻】 30日上午,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。据介绍,本届梅花奖终评活动将于5月8日至23日在广州、香港和澳门三地举行,17位入围终评的演员将为广大观众奉上17场异彩纷呈的演出。

猜你喜欢